现代解析
这首小诗描绘了一个雨后黄昏的庭院场景,充满生活气息和细腻情感。
前两句写实景:蔷薇花从架子上垂下来,在傍晚显得格外秀美;雨后屋檐角落的蜘蛛正在修补被雨水破坏的网。这两个细节一动一静,用"秀"和"理"两个动词把植物和昆虫都写活了,让普通的庭院景象顿时生动起来。
后两句转入抒情:诗人站在秋风吹拂的院子里,看着眼前的景象,突然涌起万千思绪和情感,这些感受争先恐后地要化作诗句。"可怜"不是真的可怜,而是表达一种深深的感慨;"斗"字用得特别妙,把内心激烈的情感活动写得像在打架一样热闹。
全诗妙在从小处入手:几朵蔷薇、一个蛛网,却能引发诗人汹涌的创作冲动。这种"小景生大情"的写法,让我们看到生活中处处有诗意,关键是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和敏感的心。诗人把雨后收拾蛛网的蜘蛛和自己整理诗句的状态巧妙对应,更显得自然有趣。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