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有感

朔云侵晓暗山城,一夕偏伤万古情。
冻瓦严霜连夜白,空梁寒月向西倾。
春前香炷熏犹湿,雨后灯花黯不明。
总为百忧容易老,邻鸡又报两三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冬夜的景象,以及诗人在这个夜晚的深沉感慨。

开头两句写黎明前的山城被乌云笼罩,显得昏暗压抑。诗人在这样的夜晚,突然涌起了对千古往事的感伤。这里用"万古情"表达了一种跨越时空的深沉情感。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冬夜的寒冷景象:屋顶的瓦片结满白霜,月亮西沉,照在空荡荡的房梁上。之前点着的香还带着湿气,雨后昏暗的灯光忽明忽暗。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种种忧愁让人容易衰老。这时邻居家的鸡已经开始报晓,暗示诗人整夜未眠,在忧愁中度过漫漫长夜。全诗通过冬夜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忧愁,以及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