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秋海棠二绝 其一

娇态难禁雨,轻红欲染霞。
谁知断肠草,即是断肠花。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秋海棠的美丽与哀愁。

前两句写花的外形:"娇态难禁雨"是说秋海棠娇嫩的花朵经不起雨水摧残,"轻红欲染霞"形容它淡淡的红色像要染红天边的晚霞。这里用"难禁"和"欲染"两个动词,把静态的花写活了。

后两句突然转折:"谁知断肠草,即是断肠花"揭示了这种美丽背后的悲伤。诗人告诉我们,看似美丽的秋海棠其实就是传说中的断肠草(古人认为能让人心碎的毒草)。这里用"谁知"带出意外发现,用"即是"强调美丽与哀伤的一体两面。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对比手法,先扬后抑,从视觉美写到内心痛
2. 发现美丽外表下的悲伤本质,就像生活中很多表面美好事物背后的真相
3. "断肠"重复使用,既指植物特性,又暗喻看花人的心痛,一语双关

诗人通过这朵小花,其实是在说:世间很多美丽事物都藏着不为人知的伤痛,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和体会。这种"美丽与哀愁并存"的感悟,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