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次邵二泉韵 其一 (江西诗。正德己卯年,奉敕往福建处叛军。至丰城,遭宸濠之变,趋还吉安,集兵平之。八月,升副都御史,巡按江西作)
昨游开先殊草草,今日东林游始好。
手持苍竹拨层云,直上青天招五老。
万壑笙竽松籁哀,千峰掩映芙蓉开。
坐俯西岩窥落日,风吹孤月江东来。
手持苍竹拨层云,直上青天招五老。
万壑笙竽松籁哀,千峰掩映芙蓉开。
坐俯西岩窥落日,风吹孤月江东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从匆忙游览到沉浸山水之美的转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内心的豁达。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昨天在开先寺走马观花("殊草草"),今天在东林寺才真正体会到游玩乐趣。这种对比让人联想到我们现代人旅游时,从打卡式游览到静心体验的转变。
中间四句是精彩的登山画面:诗人拄着青竹杖拨开云层("拨层云"这个动作特别生动),像要直上青天去拜访五老峰。接着用声音和色彩描绘山景——山谷里松涛像乐器合奏("万壑笙竽"),群峰间芙蓉花时隐时现。这些比喻把静止的风景写活了,就像在看IMAX自然纪录片。
最后两句最有意境:坐在西岩看夕阳,晚风送来江东的月光。这个画面由近及远,从落日余晖到初升明月,把空间感和时间感完美融合。"孤月"二字透露出诗人平定叛乱后,在山水间寻找内心平静的心境。
全诗妙在把登山过程写得充满动感,又通过声音、光影的描写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很超脱",但通过"拨云招五老"这样豪迈的想象,和静观日月更替的从容,自然流露出开阔的胸襟。就像现代人用登山来释放压力一样,诗人也在山水间找到了精神寄托。
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