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静观学士挽诗

长啸向南纪,悽怆填我怀。
九原不可作,世路轻尘埃。
不见元礼风,空闻谪仙才。
子云未窥书,胸中已兼该。
早立苍螭头,晚候花砖阶。
近和金銮赋,远题凤凰台。
豫樟未为栋,山岳徒生材。
飞兔不近驾,宇宙令人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悼念好友吴静观学士的挽诗,表达了对逝者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的痛惜,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四句):直抒胸臆的悲痛
- 开篇用"长啸"这个动作,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压抑,就像现代人痛苦时会大喊一样。
- "九原"指墓地,说逝者再也不能回来,而世间的人却还在为琐事奔波,暗示生命脆弱、世事无常。

第二部分(中间八句):追忆逝者的才华与成就
- 用四位历史名人比喻逝者:像东汉李元礼那样风骨凛然,像李白那样才华横溢,像扬雄(子云)那样学识渊博。
- 具体描写逝者生前的成就:年轻时就在朝廷担任要职(苍螭头指御史),晚年更进入权力核心(花砖阶指中书省)。
- 提到逝者写过应制诗(金銮赋)和登高怀古诗(凤凰台),展现其文学造诣。

第三部分(最后四句):对天妒英才的愤懑
- 用"豫樟"(良木)和"山岳"比喻逝者是栋梁之材,却没能实现抱负。
- "飞兔"是传说中的神马,这里说好马没机会奔驰,就像逝者没能施展才华。
- 结尾"宇宙令人哀"将个人悲痛上升到对命运不公的控诉,就像现代人说"老天不公"。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具体的历史人物作比,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逝者的优秀
2. 通过"良木无用""骏马不驰"等比喻,把抽象的不平之感变得形象可感
3. 从个人哀思升华到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容易引发读者共鸣

就像我们现代人悼念逝去的朋友时,会回忆他生前的闪光点,感叹"这么好的人怎么就走了",这种真挚的情感穿越千年依然动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