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一作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漂泊在湖北江汉一带时写的,表达了一个孤独老人依然心系家国的复杂情感。

诗的开头"江汉思归客"直接点明处境:一个在江汉地区漂泊、渴望回家的游子。他自嘲是"乾坤一腐儒"——天地间一个没用的读书人,这种自嘲中带着心酸。

中间四句用自然景物写孤独心境:"片云"和"永夜月"都是孤独的象征,诗人感觉自己就像天边的一片孤云,像长夜里的一轮孤月。但紧接着笔锋一转,写"落日心犹壮",虽然像夕阳般年老,但报国之心依然炽热;"秋风病欲疏"说秋风吹来,反而让病痛减轻了,展现老当益壮的精神。

最后两句用"老马识途"的典故,说自古以来都留着老马(比喻自己这样的老人),不是要它跑长途,而是看重它的经验智慧。这是诗人自我安慰:虽然年老体衰,但仍有价值。

全诗最动人的是把孤独衰老与壮志未泯这两种矛盾心情自然融合:一方面承认自己像片云孤月般漂泊无依,另一方面又像落日般燃烧着余热。杜甫用日常可见的云、月、落日、秋风、老马等意象,把晚年复杂心境写得既深沉又易懂,让普通人也能感受到这位伟大诗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精神境界。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