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丹霞山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和登山之趣。
开头两句写作者跟随友人("杖履"指代长者)离开郊野,脚下云雾缭绕,遮住了山石。这里用"浮云隐石屏"的比喻,既写出山间云雾的缥缈,又暗示山路的神秘。
中间四句生动记录了登山途中的见闻:江边人声嘈杂,树林里鸟语不断,直到僧人("锡"指僧人的锡杖)走近才安静下来。作者不走寻常的桥路,偏爱险径;又因贪恋树荫,在亭中休息。这些细节展现了登山者的闲适与随性。
最后两句写登顶后的感受:回望来路,只见天地间一片青色的寒烟。这个开阔的结尾,既表现了山的高峻,也透露出作者登顶后的豁达心境。
全诗用平实的语言记录了一次普通的登山,但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和登山的乐趣。诗中既有热闹的人间气息(人声、江声),又有山林的幽静(鸟语停、空林),最后归于天地的苍茫,层次丰富而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