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发丰乐镇渡漳河

雷雨已过朝复暾,早桃欲花烟满村。
梦中似闻檐滴响,渡口微觉河流浑。
青山濛濛作云气,白浪滚滚留沙痕。
滏阳北望三十里,旧事过眼从谁论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清晨的乡村渡口风光,充满生动的画面感和时光流转的感慨。

前四句像一组电影镜头:雷雨刚停,朝阳初升,早春的桃树正要开花,整个村子笼罩在薄雾中。诗人半梦半醒间仿佛还听见屋檐滴水声,来到渡口发现河水因雨水冲刷变得浑浊。这里用"似闻""微觉"的细腻感受,把雨后特有的清新与朦胧感写活了。

五六句是经典的对仗描写:远处青山被雾气缠绕像要化作云彩,近处白浪在沙滩上留下道道痕迹。这两句用"濛濛"和"滚滚"两个叠词,把山水动态写得特别有质感,就像水墨画里晕染的效果。

最后两句突然转入回忆:望着三十里外的滏阳方向,想起往事却无人可诉说。这个转折很巧妙,前面都是写眼前景,结尾轻轻带出心事,让整首诗顿时有了深度。就像我们看着美景时,突然想起某个老朋友的感受。

全诗最妙的是把雨后那种湿润、清新又带着点惆怅的氛围完全呈现出来了,既有"桃红柳绿"的明快,又有"往事如烟"的淡淡忧伤,就像在朋友圈发九宫格美景照片时配的一句"可惜你不在"。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