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题万安县凝祥观

古道松花空翠香,风前鬓影照沧浪。
飞泉半壁朝云湿,啼鸟满山春日长。
须信神仙元有国,不知蛮触是何乡。
道人横笛招归鹤,坐到斜晖上壁珰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山间道观景象,充满仙气和超脱尘世的意境。

前四句写景:古老的松树下飘着松花清香,风吹动鬓发映着碧绿水面。悬崖上的飞泉被晨雾打湿,满山鸟鸣衬得春日格外悠长。这些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纯净与生机。

后四句转入感悟:诗人相信仙境确实存在,而人间纷争("蛮触"指无谓的争斗)反而显得虚幻。最后道人吹笛召唤仙鹤,直到夕阳爬上屋檐的装饰,这个结尾特别有画面感,把修仙之人的闲适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诗妙在把现实景物和神仙幻想自然融合,松花、飞泉这些真实景物都带着仙气,而"招归鹤"这样的动作又给道观生活增添了神秘色彩。诗人通过对比仙境的美好与人世的纷扰,表达了对清净修行的向往。

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