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田咏古

雁翅城南寂寞滨,芳华小苑已成尘。
珠襦梦断鸦啼曙,粉麝香消雨洗春。
翠辇几经偏霸主,素馨曾识故宫人。
卖花担上东风信,流转人间又一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曾经繁华、如今衰败的城南花园,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前两句写眼前景象:城南河畔的花园如今冷清荒芜,曾经绚烂的花丛早已化为尘土。"雁翅"形容城墙像大雁翅膀般延展,"寂寞滨"则突显如今的荒凉。

中间四句用细节呈现盛衰变化:黎明鸦啼惊醒了珍珠华服的旧梦(暗指贵族生活消散),春雨冲刷走了脂粉香气。这里曾有多少权贵乘着华丽车驾来访,素馨花(一种香花)还记得当年宫中的美人。诗人用"珠襦""粉麝""翠辇"等意象勾勒出昔日的奢华,与"梦断""香消"形成强烈反差。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卖花人担子上带着春天的消息,年复一年在人间流转。这里"东风信"象征新的生机,暗示历史循环往复的哲理。卖花担这个市井意象与之前的宫廷意象形成有趣对比,说明生命总会以新的形式延续。

全诗像一组蒙太奇镜头,将废墟、记忆、新生等画面巧妙拼接,既有对消逝美好的惋惜,又透露出豁达——就像年年开放的春花,人间永远会有新的故事。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