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安光孝寺观空轩遗圆长老
宝坊郁郁满松桧,独有小轩花数辈。
榜以观空作正观,要识转物大三昧。
世间眩人万红紫,心君已落色界内。
那知心境无异法,真见元非色尘外。
色空双忘未奇特,非非想处亦横溃。
谁因拈花发微笑,嚼蕊嗅香不相碍。
吾侪跛鳖望千里,安得远都如历块。
诗在怀藏拟不出,彼上人者难酬对。
榜以观空作正观,要识转物大三昧。
世间眩人万红紫,心君已落色界内。
那知心境无异法,真见元非色尘外。
色空双忘未奇特,非非想处亦横溃。
谁因拈花发微笑,嚼蕊嗅香不相碍。
吾侪跛鳖望千里,安得远都如历块。
诗在怀藏拟不出,彼上人者难酬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光孝寺观空轩的感悟,核心探讨的是"如何看待世界"的哲学问题。
开篇用寺庙松柏环绕、独有小轩花开的景象,引出"观空"这个禅意主题。诗人说,世人常被花花世界迷惑("眩人万红紫"),内心困在物质欲望中,其实真实的世界不在表象之外。
诗中提出三重境界:
1. 普通人:被五颜六色的物质世界迷惑
2. 修行者:明白"色即是空",看透物质本质
3. 更高境界:连"空"的概念都要放下,达到真正的自由
最后用"拈花微笑"的禅宗典故,说真正开悟的人,闻香赏花都不妨碍他看透本质。诗人自比跛脚乌龟,感叹达到这种境界之难,连写诗都难以表达这种感悟。
全诗用寺庙实景引出哲理,把深奥的佛学思想转化为日常可见的花香、色彩,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不是逃避现实,而是在红尘中保持清醒。就像我们现代人刷手机看短视频时,也要记得这些只是表象,别被它们牵着鼻子走。
王灼
王灼,字晦叔,号颐堂,四川遂宁人。生卒年不详,据考证可能生于北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卒于南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前后,享年约八十岁。据有关史料记载,其著作现存《颐堂先生文集》和《碧鸡漫志》各五卷,《颐堂词》和《糖霜谱》各一卷,另有佚文十二篇。其成就巨大,被后人誉为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音乐家。王灼的著述涉及诸多领域,在我国文学、音乐、戏曲和科技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