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和君直(此咏宝月楼。) 其五
镜槛芙蓉入,温帏翡翠装。
波痕空映袜,花气乱侵房。
绳烂金沙井,帷飘白玉堂。
流莺犹故在,别雁不相将。
倾国宜通体,伤离适断肠。
地宽楼已迥,枕冷被仍香。
解佩无遗迹,开筵属异方。
南园无限树,实是怯斜阳。
波痕空映袜,花气乱侵房。
绳烂金沙井,帷飘白玉堂。
流莺犹故在,别雁不相将。
倾国宜通体,伤离适断肠。
地宽楼已迥,枕冷被仍香。
解佩无遗迹,开筵属异方。
南园无限树,实是怯斜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华丽却冷清的楼阁,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暗示,传递出物是人非的哀愁。
开头四句写楼阁的精致华美:芙蓉花映入镜槛(装饰华丽的栏杆),翡翠鸟点缀着温暖的帷帐。水波倒映着女子轻盈的罗袜,花香弥漫整个房间。但这些美景如今只是空留痕迹,暗示曾经的繁华已逝。
中间四句用对比强化凄凉感:金沙井的绳索已朽烂,白玉堂的帷帐随风飘荡,曾经的莺鸟仍在鸣叫,但离别的雁已不再相伴。这里通过“烂”“飘”等字眼突出衰败,而“犹故在”与“不相将”的对比更显孤独。
后八句转向抒情:诗人感叹美人(“倾国”)本该拥有完美人生,却因离别而心碎。如今楼阁空旷,枕头冰冷,唯有被褥残留一丝余香。寻找旧物(“解佩”)却无踪迹,宴席也散落他乡。最后以南园的树木畏惧夕阳作结,用“怯斜阳”的拟人手法,委婉表达对时光流逝、美好不再的感伤。
全诗以景寄情,通过华美与荒凉的对比,写出人去楼空的怅惘,语言婉约含蓄,情感深沉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