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永济桥叠旧韵作歌

司吾除道遵𨄻迤,雪消平原有积水。
故知此邦易致潦,频赈无能疮痏起。
长桥前度忆圮颓,鸠工重筑亲相视。
今来蒇役利往来,春时水弱行壑里。
夏霖秋潦不可当,曾无良法惭徒尔。
徒杠舆梁有常经,不虞之誉求全毁。
咨尔群工善勤宣,岂能一一待亲理。
与我共之之谓何,食天禄斯民所恃。
示怀聊此举大凡,加惠蠲逋即继以。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皇帝巡视地方时,看到一座重要桥梁(永济桥)重修后的感想,表达了他对民生问题的关切和无奈。

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1. 发现问题(前6句):
皇帝看到雪融化后平原积水,想起这里经常闹水灾。虽然朝廷多次赈灾,但百姓还是像生了疮一样受苦。他回忆起上次来看到桥塌了,亲自监督工人重修。

2. 治理困境(中间6句):
现在桥修好了,春天水少时行人可以走干涸的河床。但皇帝发愁夏天暴雨时还是挡不住洪水,承认自己没想到好办法。他明白修桥铺路是基本工作,但百姓要求太高,做得好是应该的,做不好就会被批评。

3. 自我反思(最后6句):
皇帝告诫官员们要主动工作,不能事事等他亲自处理。他想到自己领着朝廷俸禄就是为百姓服务的,决定先免除欠税来帮助百姓,但这只是权宜之计。

这首诗的亮点在于:
- 皇帝不摆架子,坦承自己能力有限("曾无良法惭徒尔")
- 用"疮痏"比喻百姓苦难,很形象
- 最后两句特别实在,承认免除欠税只是临时措施,说明他清楚根本问题没解决

整体展现了古代明君面对自然灾害时的真实心态:既想为民解忧,又受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只能做些基础建设和小恩小惠,内心充满无力感。这种接地气的领导形象,比那些歌功颂德的诗更有感染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