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种树斋对客

客云种树人乘凉,吾言有地且种树。
但得绿阴成幄能庇人,此身安论去与住。
君不见昔时王子猷,借居种树盈庭幽。
主人何人屋何处,子猷佳话今还留。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关于种树和分享的朴素道理,用生活化的对话展开。

开头像是两个人在聊天:客人说"种树的人最后乘凉的是别人",言外之意是觉得付出得不到回报。但诗人立刻反驳:"有地就先种树呗!"——重点不是计较得失,而是先做对的事。后两句点明核心:只要树荫能庇护他人,自己在不在树下乘凉根本不重要。

接着用晋朝王徽之(王子猷)的典故加深主题:这位名士借住别人家时主动种满庭院,根本不在乎房子未来归谁。诗人用这个例子告诉我们——美好的行为本身就会成为佳话,比计较"谁受益"更有价值。

全诗亮点在于用种树比喻人生:做好事不该像做生意那样算计回报。就像今天我们在小区种花,可能自己搬走了花才开,但后来人享受阴凉时,种花的故事自然会被记住。这种"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豁达,正是传统文化中最打动人心的精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