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株生长在无为县衙内的古老梅花,通过对比和拟人手法,展现了梅花清雅孤傲的品格。
前两句写梅花在屋檐下疏密有致地生长,虽然县衙清贫,却有这样一株高洁的梅花。"彭泽菊松"指陶渊明(曾为彭泽令)喜爱的菊花和松树,说它们不如梅花含蓄;"河阳桃李"指潘岳(曾任河阳令)栽种的桃李,说它们太过艳丽。通过对比突出梅花的独特气质。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表现梅花之美:倒映在池水中形成双影,与白雪辉映更显高洁。最后两句写诗人深夜抱琴赏梅的场景,烛光映照下,梅花如玉般晶莹,诗人与梅花相对,意境幽远。
全诗通过清贫县衙中一株古梅,寄托了诗人不慕繁华、坚守高洁的精神追求。梅花与琴、烛的搭配,更营造出文人雅士清高雅致的生活情趣。
刘用行
刘用行(一一六八~一二四九),字圣与,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宁宗嘉定元年(一二○八)进士。历扬子尉、知零陵、巴陵县,通判道州,知桂阳军、安庆府。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知潮州(清雍正《广东通志》卷二六)。淳祐九年,知赣州,卒于官,年八十二。有《北山漫游集》,已佚。事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五《刘赣州》。今录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