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腊月二十五日突然想起孟浩然诗句时的感慨,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前四句是回忆和感叹:梦中回到远方故乡,却发现青山依旧但物是人非。随着年岁增长,身体渐渐衰弱,白发也越来越多。这里用"筋力减""鬓毛疏"这样具体的身体变化,生动地表现了岁月无情。
后四句是现实态度:现在只求能免除百姓的劳役之苦,也不关心朝廷邸报上的官员任免消息。人生百年如今只剩下我们两个老人,更要珍惜每一寸光阴。最后一句"莫遣寸阴虚"特别有力,像在提醒自己不要虚度光阴。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没有华丽辞藻,就像邻家老人在唠家常。通过对比"归梦"与"现实"、"年少"与"年老",把每个人都有的时光焦虑写得真切动人。最后透露出的人生态度也很豁达:既然无法阻挡衰老,那就过好当下,做些实事。这种既感慨时光又积极生活的态度,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舒岳祥
(1236—?)台州宁海人,字舜侯,一字景薛。理宗宝祐四年进士。仕终承直郎。尝以文见吴子良,子良称其异禀灵识,如汉之贾谊。后以文学名。宋亡不仕,避地奉化,与戴表元友善,表元之学,得力于岳祥为多。尝读书于阆风台,人称阆风先生。著述统名《阆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