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汉代河间献王刘德的故事,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贤王的怀念和感慨。
前四句说:刘德是汉代皇族里难得的贤明之人,他的事迹都记录在古籍中。诗人偶然路过河间,想寻找刘德当年的遗迹,却只看到一座荒凉的坟墓笼罩在寒烟里。这里用"荒冢带寒烟"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时光流逝的凄凉。
后四句重点写刘德的贡献:他毕生致力于搜集整理古籍(频求千古书连帙),亲自参与文化制度建设(独对三雍策几篇)。可惜他倡导的雅乐还没兴起就去世了,但汉高祖的《大风歌》却世代传唱。这里用"雅乐未兴"和"雄歌依旧"的对比,暗含了对刘德文化事业未能延续的惋惜。
全诗通过今昔对比,在缅怀贤王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优秀传统文化未能传承的遗憾。语言平实但情感真挚,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历史的沧桑感。
张继
张继(约715~约779)字懿孙,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