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湘侍母疾,不旬日母愈,又将别家去桂,书怀 其二 (1942年)

圣哲不可作,世情良足哀。
笙歌满廊庙,人物在蒿莱。
浊酒化酸泪,新诗生别才。
名山千古思,奔向笔端来。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于1942年,反映了作者回家照料生病母亲,母亲康复后又将离家的复杂心情。全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的失望,又有对亲情和理想的执着。

第一句"圣哲不可作,世情良足哀"意思是:现在的世道没有圣贤出现,社会风气让人感到悲哀。这里的"圣哲"可能指品德高尚的智者,"世情"指社会现状。

第二句"笙歌满廊庙,人物在蒿莱"形成鲜明对比:庙堂之上(指权贵阶层)歌舞升平,而真正的人才却埋没在荒野草丛中。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不公的愤懑。

第三句"浊酒化酸泪,新诗生别才"写得特别动人:喝着劣酒,眼泪都变得酸涩;写诗时才发现自己特别会表达离别的感受。把离家的不舍和苦闷写活了。

最后两句"名山千古思,奔向笔端来"是转折:虽然现实不如意,但想到那些流传千古的名山大川(象征崇高的精神追求),创作的灵感和激情就涌上心头。表现了作者在困境中仍坚持文学理想的志向。

全诗既有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又有对亲情的眷恋,最后落脚在对文学理想的坚持上。特别是"浊酒化酸泪"这个比喻,把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酸楚形象化,让读者能直接感受到作者复杂的心绪。最后两句则给人以希望,说明在艰难时世中,人还可以通过创作来坚守精神家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