罂粟将成
庾郎十饭九不肉,家无斗储饭不足。
穷儿朝来忽乍富,墙下千罂俱有粟。
只今锦烂花争妍,想见云翻釜初熟。
一饮醍醐生玉池,再饮沆瀣充朝饥。
味虽似淡中实美,暖能扶老甘归脾。
黄粱岁割一万斛,谩饲谷伯如猪肥。
君不见蛾眉仙人家海涯,自种紫芋羹蹲鸱。
尚说人间无此味,天酥酡固不可知。
愿借东坡玉糁句,题作此窗罂粟诗。
穷儿朝来忽乍富,墙下千罂俱有粟。
只今锦烂花争妍,想见云翻釜初熟。
一饮醍醐生玉池,再饮沆瀣充朝饥。
味虽似淡中实美,暖能扶老甘归脾。
黄粱岁割一万斛,谩饲谷伯如猪肥。
君不见蛾眉仙人家海涯,自种紫芋羹蹲鸱。
尚说人间无此味,天酥酡固不可知。
愿借东坡玉糁句,题作此窗罂粟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穷人突然暴富后沉迷享乐的场景,用生动的对比讽刺了人性弱点。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前四句是"暴富图":用夸张手法写穷书生(庾郎)平时连饭都吃不饱(十顿饭有九顿没肉),突然在墙角发现上千个装满粮食的罂粟(古代储粮陶罐),就像现代人突然中彩票。
中间八句是"享乐图":用美食比喻暴富后的奢靡生活。粮食多到像云一样翻腾(云翻釜),喝的都是琼浆玉液(醍醐、沆瀣),虽然味道清淡但很滋补。每年收割万斛粮食(古代计量单位),把谷仓喂得像肥猪。
最后六句是"警世图":用仙人吃紫芋羹的典故作对比,说真正的美味是朴素自然的(蹲鸱指芋头)。最后借用苏东坡的诗句,暗示这种暴富生活就像罂粟(这里双关,既指储粮罐也暗指毒品)一样虚幻危险。
全诗妙在三点:一是用"千罂粟"双关语,既写储粮罐又暗指毒品般的虚幻富贵;二是用夸张的美食描写反衬暴发户的浅薄;三是结尾用仙人粗茶淡饭对比,点明真谛——踏实生活才是长久之道。就像现在暴发户炫富买奢侈品,不如普通人一碗热汤饭来得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