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朴实感人的语言,讲述了一位平凡孝子的故事,传递出温暖的人性光辉。
前四句用两个具体事例展现主人公的品德:他守护祠堂时细心处理香火,父亲生病时割肉熬粥救治。这些细节生动呈现了一个既恪守传统又充满温情的形象。"社士"指乡里有德行的读书人,诗人将这位普通人比作"古神仙",赞美他诗酒自娱的洒脱生活。
后四句转向对主人公的追思。他的高尚品格值得载入史册,孝行应当被史官记录。最后"空山短日"的景物描写,营造出冬日寂寥的氛围,诗人站在故人生活过的地方,只能对着苍茫山色黯然神伤。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它没有歌颂惊天动地的事迹,而是通过守护祠堂、照料父亲这些日常小事,展现普通人身上最珍贵的品质。诗人用"可以入史册"这样的高度评价,告诉读者:真正的伟大往往藏在平凡生活的细节里。最后怅惘的抒情,让这种平凡中的伟大更显珍贵。
陶宗仪
(1316—?)元末明初浙江黄岩人,字九成,号南村。元末应试不中。于学问无所不窥。元末避兵,侨寓松江之南村,因以自号。累辞辟举,入明,有司聘为教官。永乐初卒,年八十余。辑有《说郛》、《书史会要》,著《南村诗集》、《辍耕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