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鹊山院

积石横成岭,行杨密映门。
人声隐林杪,僧舍遶云根。
顿摄尘缘尽,方知象教尊。
只应羊叔子,名字与山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幽静的山间寺院,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自然与禅意的交融。

前四句写景: 1. 首句用"积石横成岭"勾勒出山势的雄浑,石头层层堆叠形成山岭,给人厚重感。 2. "行杨密映门"描写寺院门前杨树成行,浓密的树荫笼罩着寺门,营造出清幽氛围。 3. "人声隐林杪"说人声从树梢间隐约传来,既表现山林的深邃,又暗示寺院远离尘嚣。 4. "僧舍遶云根"形容僧房仿佛缠绕在山间的云雾中,宛如仙境。

后四句抒情: 5. "顿摄尘缘尽"讲来到此处,顿时感觉世俗牵绊都消失了。 6. "方知象教尊"说这才体会到佛教的崇高。"象教"指佛教,用大象比喻佛法的庄重。 7. 最后两句借羊叔子(晋代名士羊祜)的典故,说只有像羊祜这样品德高尚的人,才能与山齐名,永世流传。暗含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全诗特色: - 由实景到感悟,层次分明 - 用"云根""林杪"等词营造空灵意境 - 通过对比尘世与佛门,突出寺院净化心灵的作用 - 结尾用典自然,升华主题

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体悟,把一座普通寺院写得充满禅意,让读者感受到山水之美与心灵净化的双重享受。

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