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溪边小斋举办的春日宴席,充满了文人雅士的闲适情趣和自然之美。
首联写溪边小斋在三月三(元巳)这天迎来了贵客,弯弯曲曲的水渠映着翠绿的水波。这里用"逗"字很生动,仿佛水渠在主动挑逗着碧波,展现出春天的活泼气息。
颔联写刚下过三月的春雨,溪水涨起来,大家玩起了"曲水流觞"的游戏。诗人特别提到这是九年后再次这样聚会,暗示时光流逝的感慨。"泼水"和"泛觞"两个动作,把宴会的欢乐场景写得活灵活现。
颈联转向听觉描写:风中飘来轻盈的舞曲,让人联想到残留的雪花;梁间传来清亮的歌声,仿佛能震落梁上的灰尘。这里用"惊馀雪"和"落暗尘"的意象,既写实又富有诗意。
尾联点明这场聚会的特别之处:两位身份高贵的客人(运使王密学和紫微韩舍人)难得相聚。"斗枢星掖"是比喻说法,把两位比作天上的重要星宿,既赞美他们的地位,也暗示他们的才华如星辰般耀眼。
全诗通过溪水、春雨、歌舞等意象,营造出清新雅致的春日氛围,既写出了宴会的欢乐,又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妙的是最后点出两位贵客的身份,让这场普通聚会顿时显得不同寻常,展现了宋代文人雅集的特有情趣。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