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雅致的西湖道院景象,充满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
前两句写道院的地理位置:道院与著名祠堂相邻,大门正对着南屏山层层叠叠的青山。这里用"珠庭"形容道院大门,显得精致华美;"万叠青"则生动地描绘出山峦起伏的青色。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道院内的景致:幽深的庭院里,云雾缭绕的竹阶透着凉意;平静的水池中,悠闲地漂浮着锦鲤和浮萍。长廊里道士正在画符念咒,门外游客提着酒瓶经过。这些画面一动一静,既有出尘的修道氛围,又有世俗的生活情趣。
最后两句写傍晚时分的闲适:人们背靠湖水坐在夕阳下,觉得这里的鼓声和箫声格外动听。这个结尾把道院的宁静与音乐的悠扬完美结合,给人余韵悠长的感觉。
全诗用平实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西湖道院图,既有自然美景,又有人文活动,展现了古人生活中雅俗共赏的趣味。诗中"冷侵""闲载"等词语用得巧妙,让景物都带上了人的感受,读来倍感亲切。
董嗣杲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