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三日会葬恪士西湖吉庆山

悬泪三年成觅汝,犹及抚棺依佛所。
须臾邪许响荒山,漆光摇摇湿寒雨。
夙收灵气指埋骨,临穴四拥岩峦舞。
我老亦无世可托,偕亡羡此一抔土。
月夜魂出唱新诗,草根和以虫声苦,更待拱柏啼翠羽。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八月十三日参加朋友恪士的葬礼时的深情与感慨。诗中,作者表达了对逝去朋友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首先,诗中提到“悬泪三年成觅汝”,意思是作者已经为朋友的离去悲伤了三年,如今终于找到了他的墓地。这里的“悬泪”形象地表达了作者长久的悲痛。

接着,“犹及抚棺依佛所”描述了作者在葬礼上抚摸着棺材,感受到佛教的宁静与超脱。这里的“依佛所”暗示了作者在宗教中寻找心灵的慰藉。

“须臾邪许响荒山,漆光摇摇湿寒雨”描绘了葬礼现场的凄凉景象:荒山中传来哀乐,棺材上的漆光在寒雨中摇曳。这些细节增强了诗中的悲伤氛围。

“夙收灵气指埋骨,临穴四拥岩峦舞”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灵魂的尊重,认为他的灵魂已经回归自然,与山川融为一体。这里的“岩峦舞”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

“我老亦无世可托,偕亡羡此一抔土”是作者对自己生命的反思,感叹自己年老无依,甚至羡慕朋友能够安息于这片土地。这里的“一抔土”象征着生命的终结与安宁。

最后,“月夜魂出唱新诗,草根和以虫声苦,更待拱柏啼翠羽”描绘了作者想象中的场景:在月夜,朋友的灵魂会出来吟唱新诗,草根和虫声为他伴奏,柏树上的翠鸟也会为他啼鸣。这些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灵魂的祝福和对生命永恒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朋友的怀念、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与灵魂和谐的向往。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交织,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