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茂才陆师
少小疏剑术,委神役诗书。
思厌曼容禄,将寻仲长庐。
微好不逮宣,踯躅东海符。
解髋虞阙芒,烹鲜守馀模。
行逢少年子,磬折安所图。
顾影若杯棬,何能不揶揄。
劳翰媚深林,潜鳞冀天衢。
吾师荆山秀,三刖泣路隅。
至宝不自明,谁为辨璠玙。
一朝奏秦廷,光映十五都。
春华随阳逝,秋英方见舒。
大美终必扬,蚤莫竟焉殊。
远言营丘伯,乃是老匹夫。
迩记菑川生,六十滞公车。
茫茫通人趣,变化在泥涂。
愿言保真贵,为子尽区区。
思厌曼容禄,将寻仲长庐。
微好不逮宣,踯躅东海符。
解髋虞阙芒,烹鲜守馀模。
行逢少年子,磬折安所图。
顾影若杯棬,何能不揶揄。
劳翰媚深林,潜鳞冀天衢。
吾师荆山秀,三刖泣路隅。
至宝不自明,谁为辨璠玙。
一朝奏秦廷,光映十五都。
春华随阳逝,秋英方见舒。
大美终必扬,蚤莫竟焉殊。
远言营丘伯,乃是老匹夫。
迩记菑川生,六十滞公车。
茫茫通人趣,变化在泥涂。
愿言保真贵,为子尽区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写给朋友陆师的一封信式作品,表达了对怀才不遇者的理解与鼓励。全诗用平实的比喻和典故,传递了三个核心思想:
1. 成长的矛盾
前八句像朋友聊天般说:我从小不爱武艺只爱读书(疏剑术/役诗书),虽然羡慕古人曼容的清闲官职,但更向往仲长统的田园生活。可现实是,我这点小才华(微好)连汉代王褒的水平都达不到,只能在地方上徘徊(东海符),像修补破锅(解髋)或煮小鱼(烹鲜)般做着琐碎工作。这里用生活化的比喻,道出文人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2. 怀才者的困境
中间十六句用三个生动场景安慰朋友:
- 看到年轻人恭敬求教(磬折),自己却像扭曲的杯子(杯棬)般不合时宜,难免被嘲笑。
- 像鸟儿拼命讨好树林(劳翰媚深林),鱼儿却渴望大海(潜鳞冀天衢),点明文人进退两难的处境。
- 用"和氏璧"典故(荆山秀/三刖泣)说:宝玉自己不会说话(至宝不自明),就像你这样的才子(璠玙)暂时无人赏识。但终会像和氏璧被秦王认可那样发光(光映十五都)。
3. 耐心的智慧
最后十二句用四季更替作比:春花凋谢(春华逝)不必急,秋花正当时(秋英舒)。举姜子牙(营丘伯)六十岁前是普通老头,汉代公孙弘(菑川生)六十岁才当官,说明大器晚成是常态。最后鼓励朋友保持本真(保真贵),像淤泥中的莲花终会绽放(变化在泥涂)。
全诗魅力在于:
- 用"煮小鱼""破锅""秋花"等日常事物化解怀才不遇的沉重感
- 把朋友比作待发现的宝玉、将盛开的秋花,既客观承认现状又给予温暖期待
- 结尾的历史案例像朋友拍肩说:你看那些大人物,不也都是熬出来的吗?
这种用生活智慧化解焦虑的劝慰方式,至今仍能引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