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明府创浮梁新成往来利涉二律以纪乐观并寄师相赵公 其二

三百栏干照画樯,澄波如黛压飞梁。
天浮乌鹊长河畔,地接鼋鼍大海傍。
游女东西矜拾翠,行人南北罢褰裳。
乘舆最笑公孙拙,何限恩波瀫水阳(竹书架鼋鼍以为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新建的浮桥(浮梁)的壮观景象和热闹场景,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生活气息。

前两句用"三百栏杆"和"澄波如黛"勾勒出浮桥的精致和江水的清澈,桥身倒映水中,像一道飞虹横跨江面。三四句通过"乌鹊长河"和"鼋鼍大海"的典故(传说中乌鹊搭桥、鼋鼍为梁),赞美这座桥连通天地的气势。

中间两句转为描写人间烟火:两岸少女们忙着捡拾翠羽(拾翠是古代女子春游习俗),来往行人不再需要撩起衣裳涉水过河。最后两句用幽默笔调,说造桥者虽然不像古代公孙那样会造桥(暗用"公孙造桥"典故),但这座桥给百姓带来的便利,就像瀫水(浙江古称)的恩泽一样绵长。

全诗巧妙融合神话典故与现实场景,既有对工程成就的赞美,又充满生活情趣,最后用自谦口吻反衬出惠民工程的伟大,展现了诗人观察生活的细腻和幽默智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