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周令尝师事杨用脩太史而善于鳞及明卿子与辈千里贻书言志聊用酬答 其一

抱耒沧江万态捐,忽逢仙令尺书传。
关门不闭吴天紫,弟子能师蜀国玄。
琴里高山流辈少,握中明月故人偏。
还应彩笔相酬处,花发河阳第几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一位姓周的地方官(周令)的回信,表达了对友人学识人品的赞赏和思念之情。全诗用亲切自然的语言,展现了文人间的真挚友谊。

前两句写自己隐居田园("抱耒沧江"指耕作生活),突然收到周令的来信。用"仙令"形容对方,既显示尊重,又暗示对方有超凡脱俗的气质。

中间四句是核心赞美:先说周令的学识渊博("吴天紫"象征高贵学识),能继承蜀地杨慎(明代著名学者)的学问;又夸他琴艺高超("高山"指高雅琴曲),品格如明月般高洁,可惜相隔遥远不能常见。

最后两句转为温馨的问候:期待你用生花妙笔("彩笔"典故)回信,不知你在河阳(用潘安典故,指周令任职地)为官几年了?暗含对友人政绩的关心。

全诗巧妙融合了多个典故,但表达自然流畅。通过耕作、书信、琴音、明月等意象,塑造出两个惺惺相惜的文人形象,既有对学问的敬重,又有老友间的亲切随意,展现了明代文人交往中儒雅又真挚的情感世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