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林维乔山楼夜话

荒城击柝坐清夜,微雨疏灯对浊醪。
三径薜萝同杖履,五陵烽火暗弓刀。
明堂君拟陈歌颂,歧路谁今感鬓毛。
丛桂岂堪留客久,翻飞秋望彩云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友人相聚的场景,既有乱世中的忧患意识,又透露出对理想的追求。全诗情感真挚,画面感强,读来仿佛身临其境。

首联"荒城击柝坐清夜,微雨疏灯对浊醪"营造出萧瑟的氛围:荒凉的城池传来打更声,微雨中一盏孤灯下,诗人与友人相对饮酒。这里的"浊醪"暗示着生活的艰辛,但友人对饮又透出温暖。

颔联"三径薜萝同杖履,五陵烽火暗弓刀"形成鲜明对比:上句写隐居生活的闲适("三径"指隐居处),下句写战乱的阴影("五陵"代指京城)。这种对比凸显了乱世中文人的矛盾心理。

颈联"明堂君拟陈歌颂,歧路谁今感鬓毛"转向对友人的关切:友人准备去朝廷献诗("明堂"指朝廷),而诗人感叹年华老去、前路迷茫。"感鬓毛"生动表现了岁月流逝的惆怅。

尾联"丛桂岂堪留客久,翻飞秋望彩云高"以景作结:桂花的香气留不住客人,友人终将如彩云高飞。这里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暗含着自己对理想的向往。

全诗最大的魅力在于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巧妙融合。通过夜话的场景,展现了乱世中知识分子的忧患与追求。诗中"烽火""弓刀"暗示战乱,"明堂""歌颂"表现理想,而"丛桂""彩云"又给人以希望,这种复杂情感的交替呈现,让诗歌既有深度又不失美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