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独处女子的细腻情感,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她的孤寂与深情。
前两句用"蛄虫鸣叫"和"桂影深深"营造出秋夜的寂静氛围,凉风吹散了她的美梦,暗示美好事物如彩云般消散。三四句用"飞蛾扑火"和"蜜蜂恋花"两个经典意象,生动表现了女子为爱执着甚至不惜牺牲的决绝心态。
五六句通过"石榴红瓣飘落"和"月光在芭蕉叶间移动"的细节,既点明深秋时节,又以"碎碎"、"骎骎"等叠词强化了时光流逝的质感。最后两句写女子深夜无眠,只能抱着瑶琴与锦被相伴,琴与衾的意象既显高雅又透出孤寂,把无人理解的愁绪表达得含蓄而深刻。
全诗最妙处在于将自然景物与人物情感完美融合,每个意象都暗含深意。比如"蜡炬成灰"暗示燃烧自己,"寒花到死"象征至死不渝,这些意象共同构建出一个为情所困、孤独又坚贞的女性形象。诗中色彩运用也很讲究,红榴、碧蕉与白霜、月光形成冷暖色调的碰撞,增强了画面的感染力。
王彦泓
镇江府金坛人,字次回。以岁贡为松江府华亭县训导,卒于官。博学好古,喜作艳体小诗,格调似韩偓。词不多作,而善改昔人词,有加毫颊上之致。有《疑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