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内阁芍药
金门柳色萦深绿,上苑春余杂花扑。
夭桃已歇秾李衰,红药翻阶正芬郁。
此花初种自宣皇,百曲雕阑七宝妆。
融风窈窕昭阳殿,暖日轻盈白玉堂。
玉堂学士看花早,赋成芸阁留诗草。
卷幔频看碧雾流,挥毫正耐红云绕。
忆昨宣皇居法宫,太平乐事君臣同。
宸游每出濯龙里,曲宴偏临翔凤中。
是时南苑飞霓旌,熳烂仙葩绮绣明。
临风宛转如矜妒,俯者如愁仰如诉。
半沾微雨妖红湿,太真泣凭阑干立。
至尊一顾六宫回,茜裙霞帔俱羞涩。
华萼楼头雨露偏,芳容赢得美人怜。
君恩为与分春色,诏许移来种阁前。
阁前复道连金谷,翠辇经过几回瞩。
内家敕进赏花词,昭容传制黄门促。
沉吟此事六十载,当日繁华宛然在。
绀幰金舆绝幸临,黄扉紫禁留风采。
不羡扬州宝带围,长安红紫竞芳菲。
五侯七贵同邀赏,宝马香车疾若飞。
争似名花出天上,雾阁云窗俨相向。
浪蝶游蜂未许窥,酒徒词客空惆怅。
江南三月足豪华,绣幕围香富贵家。
亦有幽姿在空谷,风雨憔悴天之涯。
燕山游子江南客,独对名花感今昔。
草木何知人自怜,逢时亦复升沉隔。
世间荣辱偶然事,不独此花何叹息。
夭桃已歇秾李衰,红药翻阶正芬郁。
此花初种自宣皇,百曲雕阑七宝妆。
融风窈窕昭阳殿,暖日轻盈白玉堂。
玉堂学士看花早,赋成芸阁留诗草。
卷幔频看碧雾流,挥毫正耐红云绕。
忆昨宣皇居法宫,太平乐事君臣同。
宸游每出濯龙里,曲宴偏临翔凤中。
是时南苑飞霓旌,熳烂仙葩绮绣明。
临风宛转如矜妒,俯者如愁仰如诉。
半沾微雨妖红湿,太真泣凭阑干立。
至尊一顾六宫回,茜裙霞帔俱羞涩。
华萼楼头雨露偏,芳容赢得美人怜。
君恩为与分春色,诏许移来种阁前。
阁前复道连金谷,翠辇经过几回瞩。
内家敕进赏花词,昭容传制黄门促。
沉吟此事六十载,当日繁华宛然在。
绀幰金舆绝幸临,黄扉紫禁留风采。
不羡扬州宝带围,长安红紫竞芳菲。
五侯七贵同邀赏,宝马香车疾若飞。
争似名花出天上,雾阁云窗俨相向。
浪蝶游蜂未许窥,酒徒词客空惆怅。
江南三月足豪华,绣幕围香富贵家。
亦有幽姿在空谷,风雨憔悴天之涯。
燕山游子江南客,独对名花感今昔。
草木何知人自怜,逢时亦复升沉隔。
世间荣辱偶然事,不独此花何叹息。
现代解析
这首《赋内阁芍药》以芍药花为线索,通过今昔对比展现了宫廷盛衰与人生无常的感慨。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
1. 花开盛景(前16句)
用金柳、上苑等宫廷意象铺垫,突出芍药在百花凋零时独放的艳丽。通过"七宝妆""白玉堂"等奢华描写,展现宣皇时期宫廷赏花的盛况。学士们赏花赋诗、红云绕笔的细节,生动再现了文人雅集的场景。
2. 往昔繁华(中间20句)
回忆宣皇时代君臣同乐的景象。用"霓旌""绮绣"等皇家仪仗,南苑赏花的盛大场面,特别是将雨中芍药比作"太真(杨贵妃)泣立"的拟人化描写,既显花姿娇媚,又暗含盛极必衰的隐喻。通过"茜裙霞帔羞"的细节,侧面体现皇权威仪。
3. 今昔对比(后续16句)
"沉吟六十载"转折,写如今虽无帝王车驾,但芍药风采依旧。用"五侯争赏""香车宝马"的市井热闹反衬宫廷芍药"雾阁云窗"的超凡脱俗,突出其"天上名花"的尊贵。同时插入空谷幽兰的对比,暗示不同境遇的命运差异。
4. 人生感悟(结尾8句)
游子赏花引发深层思考:草木不懂人世变迁,但人会因花感怀。最后点明主旨——世间荣辱如同花期般无常,不必为花叹息,其实是对人生起伏的豁达看待。
全诗最精彩的是将芍药拟人化为宫廷美人,通过"泣立""羞涩"等神态描写,赋予花卉以情感厚度。而"空谷幽兰"与"天上名花"的对比,巧妙揭示了环境对命运的影响。最终超越对花的咏叹,升华为对人生际遇的哲学思考,这种由物及人的写法,让普通读者也能在赏花主题中感受到深沉的人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