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卿兰亭考用工深矣携攻愧大参诗见访次韵并呈放翁待制

字入昭陵不可摹,后来仅及晋之馀。
识真盍向龟堂问,敢谓牵联亦得书(宋桑世昌《兰亭考》群公帖跋)。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的主题是围绕着书法艺术,特别是对《兰亭序》的讨论。诗中提到的“昭陵”指的是唐代的昭陵,这里暗指唐太宗李世民的书法,而《兰亭序》则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杰作。诗人通过对比唐代和晋代的书法,表达了对王羲之书法成就的敬仰。

首句“字入昭陵不可摹”,意思是说唐太宗的书法已经达到了难以模仿的境界。第二句“后来仅及晋之馀”,则是指后来的书法家只能达到晋代书法家的一些余韵,无法超越。这里诗人通过对比,突出了王羲之书法的高超技艺。

第三句“识真盍向龟堂问”,诗人建议想要真正理解书法的人应该去向“龟堂”请教。这里的“龟堂”可能指的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或书法研究机构。最后一句“敢谓牵联亦得书”,诗人谦虚地表示,自己虽然能够将书法与其他事物联系起来,但也不敢说自己已经掌握了书法的真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唐代和晋代书法的对比,表达了对王羲之书法艺术的崇敬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谦虚态度。

黄由

宋平江长洲人,字子由,号盘野居士。孝宗淳熙八年进士第一。通判绍兴府,赈灾有绩。自金国奉使还,迁嘉王府赞读。宁宗时权礼部尚书兼吏部,会禁道学,奏不宜籍记“伪党”姓名,劾知成都。嘉定初知绍兴府。官至正奉大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