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小诗描绘了广州(粤东)春天里充满生机的画面,语言简单却很有画面感。
前两句"花田三月黎人多"——三月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花田"可能指种满鲜花的地方,也可能暗指广州著名的"花田"景点。这里"黎人多"既表现了当地少数民族(黎族)的生活气息,又暗示了春天游人如织的热闹景象。
后两句"珠江无风春自波"——珠江水面即使没有风吹,也因春天的气息自然泛起波纹。这里用拟人手法,把春天写得像个活泼的孩子,不用外力就能让江水欢腾起来。一个"自"字特别妙,让人感受到春天那种挡不住的生命力。
整首诗就像一张快照,抓住了广州春天最典型的元素:鲜花、少数民族、珠江。诗人没有直接说"春天真美",而是通过具体景物让我们自己感受到这种美,这正是诗歌的巧妙之处。读起来清新自然,就像迎面吹来一阵带着花香的春风。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