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小舞词
薛九三十侍中郎,兰香花态生春堂。
龙盘王气变秋雾,淮声哭月浮秋霜。
宜城酒烟湿羁腹,与君强舞当时曲。
玉树遗辞莫重听,黄尘染鬓无前绿。
我闻襄阳白铜鞮,荒情古艳传幽悲。
凄凉不抵亡国恨,尘中苦泪飞柔丝。
洛阳公子擎银觞,跪奴和曲生辉光。
茂陵旅梦无春草,彤管含羞裁短章。
龙盘王气变秋雾,淮声哭月浮秋霜。
宜城酒烟湿羁腹,与君强舞当时曲。
玉树遗辞莫重听,黄尘染鬓无前绿。
我闻襄阳白铜鞮,荒情古艳传幽悲。
凄凉不抵亡国恨,尘中苦泪飞柔丝。
洛阳公子擎银觞,跪奴和曲生辉光。
茂陵旅梦无春草,彤管含羞裁短章。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历史人物嵇康为引子,通过充满画面感的意象组合,展现了一种繁华易逝、盛衰无常的深沉感慨。
开篇用"薛九三十侍中郎"这样的历史人物起兴,带出春堂兰香的华丽场景,但马上用"龙盘王气变秋雾"转折——再辉煌的权势也会像秋雾般消散。淮河的水声与秋霜的意象组合,强化了这种凄凉感。
中间部分通过"宜城酒烟""强舞当时曲"等细节,生动再现了人们试图用歌舞酒宴留住往昔繁华的心理。"玉树遗辞""黄尘染鬓"则用对比手法,暗示再美好的事物终将被时间侵蚀。
后段引入"襄阳白铜鞮"的典故,将个人感伤上升到历史兴亡的层面。用"荒情古艳""凄凉不抵"等词,点明再动人的艺术也抚不平亡国之痛。最后以"茂陵旅梦""彤管含羞"作结,暗示在时代洪流中,文人只能将复杂心绪寄托于文字。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生命态度:人们明知繁华易逝,却仍要饮酒歌舞;明知文字无力,却仍要提笔作诗。这种在绝望中依然保持尊严的姿态,正是诗歌穿越时空的魅力所在。
钱易
临安人,字希白。钱昆弟。年十七举进士,以少年轻俊被黜,然自此以才藻知名。真宗咸平二年进士。通判蕲州,奏请废肉刑,为真宗采纳。景德中,举贤良方正科,策入等,通判信州。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才学瞻敏,为文数千百言,援笔立就。又善绘画,工行草书。有《洞微志》、《南部新书》、《青云总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