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酬谢谦山所寄》是表达诗人收到朋友谦山寄来的信后,对过往时光和人生境遇的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浅显解析:
首句“老逐群儿去聚沙”描绘了诗人年老时却像孩子一样喜欢玩耍,仿佛在沙堆上堆沙堡。这象征着年华逝去,但对生活的热情依然不减。接下来的“不知桃子结西华”,诗人借用桃树结出果实比喻时间的流逝,暗示自己不知不觉中已经年老,但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
第三句“归来乡井半鬼录”表达了诗人回到家后,发现许多亲朋好友已经离世,仿佛鬼录上的人一般。这反映了时间无情,亲人的相继离世给诗人带来了深深的哀伤。而“依旧湖山一会家”则透露出,尽管失去了许多,但还有一方山水可以陪伴,给予诗人慰藉。
接下来两句“白盖年深蜗浼浼,绿阴人静鹊槎槎”,通过描写自然景象的变化,来表达时间的推移和岁月的流逝。白色雨伞历经岁月侵蚀,变得斑驳。树荫下的静谧中,不时有鹊鸣声传来,这种看似宁静的场景中却藏着岁月的痕迹。这两句也暗示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慰藉。
最后一句“江流依旧皆明德,解见南涯媒北涯”富有哲理。诗人认为江水依旧流淌,象征着美好的品德和真理恒久不变。同时,江水的流动也像媒人一样,将南方和北方连接起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永恒不变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人生体验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亲朋好友离去的感慨,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安慰与希望的美好情感。
张埴
张埴,字养直,号泸滨,吉水(今属江西)人。早游湖湘间,有诗名。理宗开庆元年(一二五九),赵葵为江东西安抚使,欲荐之,力辞不就。著有《情性集》,已佚。清光绪《吉水县志》卷三七有传。张埴诗,据《永乐大典》、《诗渊》所录,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