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钱穆父,穆父以仆得汝阴,用杭越酬唱韵作诗见寄

大耿疲劳已离群,小冯慈爱且当门(某以弟亲嫌请郡。)。
⑴玉堂不著扶犁手,霜鬓偏宜画鹿轓。
豪杰虽无两王继(子直、深父。),风流犹有二欧存(叔弼并季默。)。
(叔弼、季默。)清诗已入新歌舞,要使邦人识雅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好友钱穆父的答谢诗,风格轻松幽默,展现了文人间的真挚情谊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前四句用自嘲的口吻写自己的处境:
1. "大耿"指自己像疲惫的老马离群索居(当时苏轼因政治原因主动请求调任地方官),"小冯"则指弟弟苏辙像看门人一样坚守岗位。
2. 说自己这个曾经的翰林学士(玉堂)如今不拿笔改拿锄头,但白发(霜鬓)倒挺适合坐在画着鹿的车里(指地方官员的车驾),用反差制造笑点。

中间四句夸朋友圈子很优秀:
1. 虽然我们这里没有王家的精英(两王),但还有你们欧家兄弟(二欧)这样的风流人物。
2. 特别点赞钱穆父的诗写得清新雅致,已经被人谱成流行歌曲(新歌舞),能让老百姓都欣赏到高雅艺术。

全诗亮点
- 用"疲劳老马""扶犁手"这种接地气的比喻化解政治失意的沉重
- "霜鬓配鹿车"这种幽默自嘲展现豁达心态
- 把朋友的诗比作流行歌曲,既夸了朋友又体现了雅俗共赏的文学观
- 通篇像朋友聊天般自然,既有文人典故又充满生活气息

苏轼通过这首诗告诉我们:人生起落很正常,关键是要保持幽默感,有好朋友互相打气,平凡的日子也能过出诗意。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