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子十首(翰林学士时作) 其七

往年鬓已同潘岳,垂老年教作邓攸。
烦恼数中除一事,自兹无复子孙忧(年教一作天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晚年丧子后写的,表达了一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父亲深切的悲痛。他用两个历史人物的典故来比喻自己的处境:

1. "潘岳"是西晋美男子,三十多岁就白了头发,这里白居易说自己早就和潘岳一样早早生白发,暗示人生多艰。
2. "邓攸"是东晋官员,战乱中为救侄子而舍弃亲生儿子,最终无子而终。白居易用这个典故,悲叹自己晚年像邓攸一样失去了子嗣。

后两句是苦涩的自嘲:人生烦恼千万种,如今少了一件——再也不用为子孙操心了。表面看似解脱,实则字字泣血,透出极致的无奈和心酸。

全诗没有直接哭喊,而是用平静的语气讲典故、算"烦恼账",反而让读者更深刻感受到一位老人无法愈合的伤痛。这种含蓄深沉的情感表达,正是白居易诗歌的动人之处。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