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碧于水,那得片云飞。
映日成丹凤,随风变白衣。
去来皆绝迹,隐显两忘机。
天理谁能测,终然何所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云朵变幻莫测的美,同时暗含人生哲理,读起来既清新又耐人寻味。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写云的"不在场":当天空蓝得像水洗过般纯净时,反而找不到一片云的影子。这种"缺席的美"反而勾起读者对云的期待。

中间四句生动展现了云的魔法:
- 朝阳下的云像燃烧的金红色凤凰("丹凤")
- 被风吹散的云又化作素雅的白衣
- 它自由来去不留痕迹("绝迹")
- 无论显现还是隐藏都自然随性("忘机")

最后两句升华主题:云的变幻就像天意般难以捉摸,它最终的归宿也引发我们思考——其实人生不也像这朵云吗?看似漂泊无定,却自有其运行规律;不必强求固定形态,顺应自然就是最好的状态。

诗人通过观察日常的云,写出了超越日常的感悟。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诗中找到共鸣:那些生命中的无常变化,或许正是最本真的存在方式。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