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后睡觉

匆匆又过一阳生,睡恰浓时梦忽惊。
帘幕深沉人四寂,阶除点滴雨三更。
灯摇芒角开成晕,风吸窗棂过后声。
不是寒鸡寒似我,如何不肯唤天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夜将尽、黎明未至的时刻,诗人从睡梦中惊醒后的所见所感。

开头"匆匆又过一阳生"点明冬至刚过,白昼开始变长,但夜晚依然漫长。"睡恰浓时梦忽惊"写诗人正睡得香甜时突然惊醒,暗示内心有所牵挂。

中间四句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深夜的寂静:帘幕低垂万籁俱寂,只有三更时分的雨滴声;油灯摇曳的光晕在墙上晃动,寒风穿过窗棂发出呜咽。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个孤独清冷的氛围。

最后两句最耐人寻味:诗人说寒鸡(指报晓的鸡)不是像我一样怕冷吗?为什么还不肯啼叫唤来天明呢?这里用拟人手法,表面埋怨鸡不报晓,实则表达对漫漫长夜难熬的焦灼,以及渴望光明到来的迫切心情。

全诗通过深夜醒来的片段,以小见大地展现了人在寒冷孤寂中对温暖的向往。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借助雨声、灯光、风声等细节,让读者感受到那份挥之不去的寒意和期待。特别是结尾与寒鸡的对话,既生动有趣,又透露出深沉的孤寂感,展现了诗人观察生活的细腻和表达情感的巧妙。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