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荒
农人辛苦勤播殖,年年秋收望稼穑。
谁道天公殃我民,赤地千里无黍稷。
池沼浊水不复存,树皮草根无处觅。
举家相顾泪沾襟,忍饿坐死安可得。
饥来驱人无奈何,扶老携幼走异域。
娇儿悲啼有谁怜,老翁倦疲难为力。
骨肉流离道路间,愁云惨淡连天黑。
官家娇贵不可当,犹自锦衣与玉食。
仓禀空有粟千钟,囊橐讵无金万亿。
沉醉歌舞恣意欢娱,那顾苍生有菜色。
吁嗟乎,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不如当时饿死故乡破屋之门侧。
谁道天公殃我民,赤地千里无黍稷。
池沼浊水不复存,树皮草根无处觅。
举家相顾泪沾襟,忍饿坐死安可得。
饥来驱人无奈何,扶老携幼走异域。
娇儿悲啼有谁怜,老翁倦疲难为力。
骨肉流离道路间,愁云惨淡连天黑。
官家娇贵不可当,犹自锦衣与玉食。
仓禀空有粟千钟,囊橐讵无金万亿。
沉醉歌舞恣意欢娱,那顾苍生有菜色。
吁嗟乎,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不如当时饿死故乡破屋之门侧。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农民遭遇灾荒的悲惨画面,深刻揭露了社会的不公。
开头四句写农民辛苦种地却颗粒无收的绝望。农民们一年到头在地里忙活,就盼着秋天能有好收成,结果老天不开眼,让整片土地寸草不生。这里用"赤地千里"的夸张说法,突出灾情的严重性。
中间十二句具体描写灾民的苦难。池塘干涸、树皮草根都被吃光,全家只能抱头痛哭。饿得实在受不了,只好拖家带口逃荒。路上孩子哭闹没人管,老人走不动路,一家人像碎骨头一样散落在逃荒路上,连天上的云都显得特别阴沉。这段用生动的细节,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灾民的痛苦。
接下来六句突然转到官员的奢靡生活,形成强烈对比。当官的穿着绫罗绸缎,粮仓里堆满粮食,钱袋里塞满金银,整天喝酒看歌舞,根本不管老百姓饿得面黄肌瘦。这里用"菜色"这个词很形象,指人长期挨饿脸上泛出的青黄色。
最后两句是灾民的血泪控诉。逃荒的人后悔地说:早知道逃出来这么苦,还不如当初饿死在老家破房子里!这句话特别扎心,说明逃荒路上比等死还难受。
全诗就像一部纪录片,先拍灾民的惨状,再拍官员的腐败,最后用灾民的话点题。诗人没有直接骂官府,但通过这种对比,让读者自己看出问题所在:不是天灾要人命,而是人祸更可怕。这种写法比直接骂人更有力量,能引发读者深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