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借古讽今,通过历史典故影射现实,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心涣散的痛心。
前两句用"玄武""钩陈"(星宿名)描绘黎明前的星空,暗喻国家正处于黑暗与光明的交替时刻。"共影同光"既写星辰相伴,也暗指理想中的君臣同心。
中间四句连用四个历史典故:屈原被流放仍心念楚国,胡亥昏庸导致秦朝灭亡,汉武帝求仙问道不理朝政,汉文帝在宣室召见贾谊却不问民生只问鬼神。这些典故都在讽刺当权者昏聩无能、不务正业。
最后两句最令人心酸:当年东晋士人尚能在新亭对泣,为亡国而悲伤;如今连这样为国痛哭的人都找不到了。既批判了统治者的麻木,也痛心民众的冷漠。
全诗就像一面照妖镜,通过历史映照现实,告诉我们:当权者若只顾自己享乐不问苍生,民众若连为国担忧的心都没有了,国家离危亡就不远了。这种借古讽今的写法,让批评既含蓄又有力,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