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陈家兄弟双双考中科举,又一起在江东当官的故事。全诗通过四个层次展现兄弟情谊与为官之道:
1. 开篇用樱桃比喻 "上林春色老朱樱"用皇家园林里熟透的红樱桃,暗指兄弟俩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联科纪佛名"指兄弟同时上榜的罕见喜事,连佛祖都要记下他们的名字。
2. 赞美兄弟才华 "睢苑"是汉代文人聚会之地,"太丘"指东汉贤臣陈寔(暗示兄弟继承先贤风范)。说兄弟俩文章写得好能坐首席,为官政绩也不输古代名臣。
3. 离别与治政 用陶埙和竹篪(古代两种合奏乐器)比喻兄弟分离的不舍,但马上转折说他们治理的地方会像春秋时鲁国卫国一样政通人和,强调虽然分开但都在做好官。
4. 结尾的温情 想象兄弟互相写信鼓励("尺素"指书信),虽然各自在任上忙碌("摇旌"指官员仪仗),但彼此牵挂。最后两句像现代人说"多打电话互相加油"的意思。
全诗亮点: - 用"樱桃""乐器"等具体意象代替说教 - 双线并行:既写兄弟情深,又写为官责任 - 结尾给人温暖感,强调事业亲情可兼顾
就像现在兄弟俩都考上公务员被分到不同城市,诗里既有"为你骄傲"的祝贺,又有"好好干""常联系"的叮嘱,古今人情相通。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