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南方乡村的生动画面,用简单直白的语言展现了农民的生活状态和自然环境。
开头两句"涩勒连村绿树浓,家家临水设机舂"勾勒出一个被茂密绿树环绕的村庄景象。"涩勒"可能是当地方言,形容村庄紧密相连的样子。每家每户都在水边设置了舂米的工具,说明这里水资源丰富,人们靠水生活。
后两句"刀耕火种风初变,问是山农是泽农"展现了农民的生产方式。"刀耕火种"是古代一种耕作方法,先用刀砍伐草木,再放火烧荒,最后播种。这里说"风初变",暗示耕作方式正在发生变化。最后一句的疑问,说明诗人自己也分不清这里的农民到底是山地农民还是水泽农民,暗示这个地方既有山地特征又有水泽特征。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简单几个画面就生动展现了乡村生活
2. 通过具体细节(绿树、水边舂米)让读者身临其境
3. 最后巧妙的疑问引发读者思考,让人感受到这个地方自然环境的独特性
4. 语言朴实无华,却传递出浓厚的生活气息
诗人没有刻意说教或抒情,而是通过客观描写,让读者自己感受乡村生活的质朴与自然之美。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