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隐居山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状态,同时透露出对健康困扰的无奈。全诗语言平实,但意境深远。
前两句"人来种杏不虚寻,彷佛庐山小径深"写的是隐居环境:这里种着杏树,幽静的小路让人想起庐山。说明主人公选择了一个远离尘嚣的地方生活。
中间四句"常向静中参大道,不因忙里庆清呤。愿随化雨之春泽,未许云间一片心"表达了生活态度:常在静中思考人生真谛,不在忙碌中附庸风雅。愿意像春雨滋润万物那样默默奉献,但不愿像飘忽的云彩那样居无定所。这展现了主人公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和的精神境界。
最后两句"老我近来多肺疾,如另紫雪把烦襟"突然转折:年迈的我近来饱受肺病困扰,希望能有"紫雪"这样的良药来缓解病痛。这里的"紫雪"可能指丹药或良方,表达了主人公对健康的渴望。
全诗通过隐居环境的描写、生活态度的表白,到最后病痛困扰的无奈,展现了一个隐士从精神追求到现实困扰的心路历程。最打动人的是这种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即便追求超脱,也难逃病痛折磨,体现了人类共同的生存困境。
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