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竹图

箪瓢不厌久沉伦,投着虚怀好主人。
榻上氍毹黄叶满,清风日日坐阳春。
此君少与契忘形,何独相延厌客星。
苔满西阶人迹断,百年相对眼青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贫但精神富足的隐士形象,通过竹子表达高洁品格和淡泊心境。

前四句写生活场景:诗人用简陋的竹器(箪瓢)暗示清贫生活,但"不厌"二字表明他安贫乐道。"虚怀好主人"既指竹子中空的特点,也暗喻自己心胸开阔。房间里黄叶满地的毯子(氍毹)和每日吹来的清风,构成一幅天然去雕饰的生活画面,用"坐阳春"形容在清贫中自得其乐的状态。

后四句写人际交往:把竹子称为"此君",用拟人手法表现亲密无间的关系。"厌客星"指不喜与俗客往来,台阶生苔暗示少有人访,但青翠的竹子始终相伴。"百年相对眼青青"是点睛之笔:竹子四季常青如同不老的知己,人与竹相对百年仍能保持清澈眼神,既赞美竹子顽强生命力,也寄托自己坚守初心的志向。

全诗妙在将竹子人格化,通过"黄叶"与"青青"的色彩对比,物质匮乏与精神富足的对比,独处与交友的选择,层层递进地展现了超脱世俗、坚守本真的生活态度。诗人把常见的竹子写出新意,让读者看到平凡事物中的不凡品格。

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