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竹枝词(七首)

巫子惊湍天下闻,商人望拜小龙君。
茹?草染榴红纸,好剪凌波十幅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江边商人和巫峡地区百姓的生活场景,充满民俗风情和神话色彩。

第一句"巫子惊湍天下闻"说的是巫峡的急流险滩全国闻名。"巫子"指巫峡,"惊湍"形容江水湍急汹涌。这里用夸张手法突出江流的惊险。

第二句"商人望拜小龙君"写商人面对险滩时向小龙神祈祷平安。古人认为江河由龙神掌管,商人为求航行顺利,会祭拜水神。这个细节生动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

第三句"茹?草染榴红纸"比较费解,可能是说用某种草染出石榴红的纸。这种红纸可能是用来制作下句中的裙子,也可能是祭祀用品。

最后一句"好剪凌波十幅裙"最有趣,说的是用红纸剪成十幅"凌波裙"。这种裙子可能是当地女子在祭祀水神时穿的,也可能是投到水中献给水神的祭品。"凌波"二字既形容裙子飘逸如水波,又暗含祭祀水神的意味。

全诗通过商贾祭神、染纸制裙等细节,展现了江边百姓与水神信仰相关的民俗活动。诗人用"惊湍"的壮阔与"榴红纸"的艳丽形成对比,既有自然奇观的震撼,又有人文活动的生动,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江边风俗画。

王逢

(1319—1388)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