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二首 其二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难(一作无)改鬓(一作面)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现代解析

这首诗就像一张老照片,记录了一个老人时隔多年回到家乡的瞬间,充满时光交错的心酸与温暖。

前两句是"人生计时器":年轻时离开家乡,回来时头发都白了,但口音还是熟悉的乡音。这里藏着两个对比:时间在身体上留下痕迹(外貌衰老),却抹不掉灵魂的烙印(乡音未改)。就像我们现在离乡打拼的人,过年回家时发现父母老了,但家里的饭菜味道一点没变。

后两句是个"认亲失败"的戏剧场景:村里孩子笑着问"老爷爷您从哪来",完全认不出这是本村人。这个画面既好笑又心酸——家乡最熟悉的陌生人,竟是曾经的自己。就像现在春节返乡的年轻人,突然发现小时候爬过的老树被砍了,邻居家的小孩完全不认识自己。

整首诗用最日常的对话(笑问客从何处来),道出了人生最大的无奈:我们以为永远属于某个地方,但时间早已悄悄改变了归属的坐标。这种每个漂泊者都懂的乡愁,正是它流传千年的原因。

贺知章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