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友人扬子江送客

将军之马骏且雄,葛仙骑之如游龙。
金陵之酒香且冽,葛仙饮之豪兴发。
马上送客扬子津,下马饮客金陵春。
主人上马客已渡,回首江南江北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豪迈洒脱的送别场景,充满了江湖气息和真挚友情。

开头四句用对比手法展现主角葛仙的潇洒形象:他骑的马像将军的战马一样神骏,自己却像仙人般骑着马如游龙般自在;喝着金陵美酒,酒香浓烈,更激发了他的豪情。这里通过"骏马"和"美酒"两个意象,塑造出一个不拘小节、豪放不羁的人物形象。

中间四句生动记录了送别的过程:葛仙骑马送朋友到扬子江渡口,下马后和朋友痛快畅饮金陵春酒。等主人重新上马时,朋友已经乘船远去。这个场景捕捉了送别时那种"酒未尽兴人已远"的怅然,但又带着江湖人特有的爽快。

最后两句最妙:当葛仙回头时,朋友已在江对岸,两人隔江相望。这个画面既点明了"送别"的主题,又通过"江南江北"的物理距离,暗喻了人生聚散无常的哲理。但整首诗没有伤感,反而在骏马、美酒、豪饮的衬托下,让离别也显得潇洒痛快。

全诗语言直白如话,像是一段随性而发的送别记录,却通过几个动态场景(骑马、饮酒、渡江、回望),把江湖儿女的豪爽性情和真挚友谊表现得淋漓尽致。最难得的是,明明写的是离别,读来却让人感到一股痛快豪迈之气。

萨都剌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