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雅尚书登石钟山昭忠祠(乙未)

江湖交流山压城,祠堂照影收江声。
千疮万痍痛徐定,惟见楼观栖峥嵘。
已乱终疑阙人力,三十馀年民尚瘠。
山县荒荒仅一祠,壁记含悲空入石。
劫后神州运渐开,救时须是异人来。
沉吟高阁天风晚,落尽江梅长绿苔。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后荒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痛心和对国家未来的思考。

开头两句用"江湖交流山压城"的壮阔画面,带出祠堂静静矗立在江边的场景,暗示这里曾是激烈战场。接着"千疮万痍"直接点出战乱造成的创伤,只有祠堂建筑还顽强地屹立着。

中间部分转入思考:战乱看似是天灾,实则是人祸。三十多年过去了,百姓依然贫困,整个县城荒凉破败,只剩这座祠堂。墙上刻着的纪念文字,也只能空自诉说着悲伤。

最后四句笔锋一转:劫难过后,国家命运似乎出现转机。但要真正挽救时局,需要非凡的人才。诗人在高阁上沉思,看着天边晚风,江边的梅花早已凋谢,青苔爬满地面——这个结尾既带着希望,又透露出时光流逝、变革缓慢的惆怅。

全诗通过战场景象的今昔对比,把个人感伤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既有对战乱的控诉,也包含了对未来的期待,情感深沉而富有层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