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淞江 其二 长桥观鱼

曙光东向欲昽明,渔艇纵横映远汀。涛面白烟昏落月,岭头残烧混疏星。

鸣榔莫触蛟龙睡,举网时闻鱼鳖腥。我实宦游无况者,拟来随尔带笭箵。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吴淞江上渔民的劳作场景,通过生动的画面传递出诗人对自由渔家生活的向往。

前四句像一组电影镜头:东方刚露曙光,江面还朦胧未亮,渔船已密密麻麻停满远处的沙洲。月光残影和白雾交织在波涛上,山间未熄的野火与稀疏晨星混成一片。这里用"白烟""残烧"等意象,营造出黎明时分特有的混沌美感。

后四句转入声音和气味的描写:渔民敲船帮的"鸣榔"声在清晨格外清脆,但诗人幽默地提醒别惊动水底的蛟龙。随着渔网收起,鱼腥味扑面而来。最后诗人突然坦白:自己这个官场漂泊者,真想扔掉官帽来当个背着鱼篓的渔夫。

全诗妙在三点:一是用"纵横映远汀""混疏星"等动态描写让江景活起来;二是通过声音、气味多维度还原渔村清晨;三是结尾突然的内心独白,让前面所有景物都成了对自由的隐喻。官场疲惫的诗人,在渔民的劳作中看到了另一种鲜活的人生可能。

蒋堂

(980—1054)宋常州宜兴人,字希鲁,号遂翁。真宗大中祥符五年进士。历任知县、通判、知州。召为监察御史,迁侍御史。累知应天府、杭州、益州等地。以礼部侍郎致仕。为人清修纯饬,好学,工文辞,有《吴门集》。今存《春卿遗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