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司法索诗

榜巷曰陋巷,作斋为茅斋。
何愧安乐窝,其志安在哉。
有子醉六经,有眼照九垓。
应羡常山水,长从城下来。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邵司法的人,他住的地方很简陋,巷子叫"陋巷",书房是茅草屋,但他却过得自在满足。诗人用对比手法点出:表面看条件差,但主人精神世界很富足。

诗中亮点在三四句——"有子醉六经"说他儿子沉迷儒家经典,"有眼照九垓"形容主人眼界开阔。就像现代人虽然住小房子,但孩子爱读书、自己见识广,这种精神境界比物质条件更珍贵。

最后两句很妙:城里人反而该羡慕他。就像现在大城市的人,可能反而向往山里的简单生活。诗人用"常山水"比喻邵司法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这种从城外来(即不随波逐流)的坚持,才是真正值得羡慕的。

全诗核心是说:真正的安乐不在豪宅豪车,而在精神世界的充实。用今天的例子来说,就像有人放弃高薪去乡村支教,表面看条件差了,内心却更丰盈。这种生活态度在今天依然能引发共鸣。

0